解禁后再看《查特莱夫人的情人

(记者邓秋)一问世即被定为“邪恶标志”的劳伦斯名作《查特莱夫人的情人》,自前不久宣布解禁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,该书在成都市各大书城的销量一路看涨。从“”到解禁再到热卖,该书一波三折的命运见证了人们观念的变化。定性“黄色”是对它的亵渎《查特莱夫人的情人》于1928年问世,是劳伦斯的最后一部作品,因书中有大量露骨的性描写,刚一面世,

该书在英国即被定为“邪恶的标志”,并只在少数国家正版发行了删节本,直到1960年,该书才由伦敦中央刑事法庭宣布“解禁”。1975年,手抄本《查特莱夫人的情人》开始在中国民间流传,被知青们称为“流氓书”;17年前,国内一家出版社因为出版《查特莱夫人的情人》中译本,还被勒令停业,此后,该书的盗版一直在坊间流传。

由于《查特莱夫人的情人》一度被人们认为是“黄色书籍”,这次解禁自然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。昨日,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孙顺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说这本书是黄色书籍,是对它的亵渎!”孙主任认为,虽然这本书里确实有很多关于性的描写,但很多都是性心理的描写,并且完全是从艺术的角度来描写的,并不下流。“这本书是工业时代女性状态的反映,描写了当时的女性在爱情观念上要求肉体与精神的统一,这和我们现代人的追求是一样的。”孙主任表示,《查特莱夫人的情人》无论从文学价值还是世界范围的影响来看,都是一部世界名著,“它不仅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,也有好的社会价值”。

大篇幅性描写重版无删节《查特莱夫人的情人》当年被禁,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书中大篇幅的性描写,此次重新出版在这方面有无删节,自然成为大家最关心的话题。对此,出版社的回答是,绝对保持了劳伦斯原作的风貌。孙主任说,我国曾在18年前引进过这本书,但后来被禁,现在能够重新出版与时代变迁有关,当年,但凡涉及性描写的,不论有无文学价值,一律遭禁,如今,人们的认识还是进了一大步。但对于当下文学作品中过分泛滥的性描写,孙顺林也表示了一种担忧,他认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图书把性作为一种添加剂,纯粹为了卖座,隔几页就来一段,与故事主线完全没有关系,这样的手段非常低劣,也是很不正常的现象。“《查特莱夫人的情人》的再版,绝不是为了迎合这种潮流,而是对色情文学与线年前翻译者易丹话当年著名作家、川大教授易丹曾是18年前《查特莱夫人的情人》的翻译者之一,得知该书正式出版,易丹教授显得非常激动,他说:“我在1986年的时候就已经和几个朋友做出了这本书的全译本。在出版社的校稿都定了的时候,却被下令禁止出版。到现在差不多有二十年了,这本书终于出版了!”易教授说,这本书可以说是劳伦斯最重要的一部小说,在英语文学的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。而关于争论最多的“色情”成分,易教授说,这本书是一部严肃文学,是纯艺术领域的题材,“比起现在的一些网络写手,这本书干净多了。目前国内出版的很多书,色情描写已经司空见惯,比较起来,《查》书中的性描写却隐蔽得多。这样的严肃文学早就应该解禁,这是社会的进步,是严肃文学的胜利。”

页面功能 【我来说两句】【我要“揪”错】【推荐】【字体:】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